中立但有态度
不炒作不忽悠

终端米的薄利多销时代,成立吗?

若干年前就关注到这个大大的“漏洞”问题:
在米农疯狂到连“pou”、“dei”类COM双拼都“珍藏”的同时,
其实终端早从旁绕行,把有意义的双拼随便加前缀、后缀用到不亦乐乎!
但观察到这一现象后,却苦于想不出对策,因为这类变体数量太庞大了~
自己解嘲说,这是上天有厚生之德,不让终端走投无路。

其间我也尝试着保持前缀品质、而替换COM后缀,
以为终端会慢慢向这个方向蔓延,
但老实说,新后缀,包括不新的小众后缀,成长的速度都太慢了,
虽然我仍然保留有数十个极品前缀的非主流后缀,
但压根儿没指望五年内能等来收获期,仅仅是一种试错吧。

然后我又回到了精品COM思维。
不是说这条路不可行,而是艰难到连买米都要靠运气了~
一是很难看到在流通的终端米,这里要说明一点:
我不认为虽然挂出售页但售价在百万级的米是流通品,那只是展品;
也不认为piapiadiadia类的双拼挂出售页就是流通品,那是米农专属藏品。

二是偶尔看到个别流通品,价格也已逼近终端价,真要入手也是微利。
但即使是这样的机会,也是稍一犹豫就转瞬即逝呢!
例如最近的两个米,相信关注者不止我一人:
“赌注”和“沉浸”,我还沉浸在要不要下这个赌注的思考中,
下定决心时米已然换手,价格已刷新为非流通水平,呵呵~

持币几万块根本都收不来米,遂不得不再回过头来认真考虑变体双拼的问题。
可不可以终端米也走批量、采用薄利多销的策略?
(天哪现在才说到正题~~~)
比如,拿域名消耗量最多的上海开刀,弄一批“sh+双拼.com”,
标价在小四位倾销?

认真调研了半个月,这路子行不行的通还无定论,基本情况先让我就泄气了:
终端应用率方面不用怀疑,为方便搜索,我是以“双拼+后缀.com”做类型分析的——
“双拼+888/168/123…….com”应用很多,但资源也基本枯竭;
“双拼+wang.com”基本让网怪一个人就搞的差不多了;
在论坛里我看到过有人声称搞了“双拼+group.com/56/…….com”等,就没再去实证。

我是重点评估了“双拼+keji.com”类型,发现:
有含义的双拼自2016年至今又被注册消耗了2/3,其中1/5为终端网站,
(2016年曾做过一次收集但半途而废,所以此次是从2016年重启)
粗略说有含义的双拼变体其终端应用率大概就是十分之一、二吧,
百度搜索包含“*keji.com”的上线域名也证实了这个估测。

如果是这样的终端率水平,那么批量低价策略应该就是可持续的。
趁域名城38元注册com的优惠期,本拟整上一、两百个试错。
但真正逐一过了数万双拼,发现剩下的品质都太差了,
而且双拼与数字不同之处是,双拼的品质会随消耗量陡峭下降,
换言之这条路即使是我一个人走也会急剧变窄,
而测算后的微利状况和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又根本不匹配。
所以……最后,只注册了17个就收手放弃了~

分享这个过程不是有什么接盘的套路,
一是希望米友间相互激发、拓展思路,
二是希望如果有先行者愿意分享的话,
也很想知道薄利多销的批量策略对于终端米是否可行。
我自己是没能完成验证。

另外分享一点在此过程中让我吃惊的终端套路:
俗称杠米(加“-”)的终端网站比想像多多了,
尤其“-tech.com”,百度显示总有近百万,几乎超过大多数的某个新后缀的上线总量。
但因为我对英文一窍不通,而“tech”后缀基本都是配英文词的,所以就没有再多花费时间。

总之,域名已进入微利时代已然是不争的事实,
怎样应对还须一起深入思考探索,
相互攻击谩骂别人的路径选择是解决不了米市的任何困境的。
看到必置异已者死地而后快的攻击帖我就恐惧、困惑,
仿佛弄死一个同行就能瓜分了他的遗产似的,
真没意义。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来源:米米地域名 » 终端米的薄利多销时代,成立吗?

评论 抢沙发

中立但有态度 不炒作 不忽悠

联系我们爆料投稿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