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域名品牌这个词,从最近最新也是打造得很成功的域名品牌weibo.com新浪微博的形成发展说起,暂且不说他的收购价是300万还是800万这种表面现象。刚启用时,有一微博说新浪做了一个“面包牌面包”的品牌,其实这条微博混淆了品牌名称和域名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有误导嫌疑,新浪微博一直都叫“新浪微博”而没叫“微博的微博”,现在只不过启用了一个新的独立域名而已,而这个域名就是这个行业的全拼拼音微博weibo,所以只单说了这个域名“weibo的微博”了。先前有智联招聘这样的行业启用类似的行业拼音全拼域名zhaopin.com,先简单从域名的角度说一句,weibo这个拼音略优于zhaopin这个,从长短,typo的错误上分析,前者好些,也应该是这个域名品牌成功的因素之一吧。再来从新浪微博的发展数据看,全球综合排名第30位,中文排名第6位,日均IP访问量15,102,000,用户预计年底前超过2亿用户。这个用行业域名做的行业网站成不成功数据可以表明,能在不到一年的时候内用新域名启用的网站做成这个样子,说其不成功实在是说不过去吧,当然先前有其本身的用户基础。但这里要说的为神马启用新域名weibo.com后用户一样喜欢且更加喜欢,从各方面的反映来看,大有超过腾讯微博和其他微博之势,可能从数据上已经超过了,只是我这里还没拿到准确的数据。好了,现在来一步步的分析域名品牌的形成和发展吧。
一、域名与网络品牌的形成
从有网络开始,网络作为一种传媒载体和社会产物,就会有对应的企业和品牌诞生。我学电脑相对来说较早,但互联网的接触是在1999年夏,老师教我们用IE和outlook,打开的就是yahoo.com英文站和online。sh.cn上海热线这两个(老师应该也就是记得住这两个来教我们用了)。这也是我初识域名,也相对的初识了早期网络品牌网站雅虎和上海热线,应该说yahoo就是在早期互联网上形成得较早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网络品牌吧,国内上海热线也是较早较有影响力的网络品牌网站。其域名就是和其品牌的形成成长是密不可分的,在其品牌推广和应用到广泛被大家认识认知,其域名是一直跟随其成长发展的,会有意无意的成为你网络品牌中不可缺的一重要部分乃至核心部分。其实这个和实体企业品牌发展差不多,只是这里是互联网,是网络,必须要有域名!当然在早其的互联网第一波泡沫产生前,大家对域名可以说基本不认识,对网络网站也不能说是很熟悉,我也是其中之一者,一句话,因为互联网普及率不高啊,互联网知识认识不深,且应用不广泛,就得不到大家的认可和传播。这里就要说在这个时期诞生的又一个网络品牌hao123了,正应这个时期的互联网用户的简单需求(这个时期大家更不会也不可能记得住那么多网站和其域名了),说其域名,业内人士就是一句话,较垃圾域名,字母加数字。但为什么其会形成网络品牌网站和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应用,一句话,在需求中得到成长,和大家有一个共同成长过程,就形成一个“依赖品牌”了,我想大家都会有这个想法吧!直到现在其品牌的形成和壮大,这个hao123.com垃圾域名一样就得到了大家的认识和接受,也就成为了其品牌的核心组成部分,大家再看看其他的模仿导航网站,几乎不可能超越他,原因大家归纳为其做得早,一直坚持,我想其中还有一个原因,hao123.com这个域名品牌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识和认可吧,简单点就是提到导航就会说上hao123啊,这就是网络品牌和其域名相互相成的长时间发展得到的结果。这里不多举例了,前提到的yahoo和online。sh.cn都是早期的例子,这里要说的一点就是这时候只要一个简单的域名慢慢做起来,其网络品牌就会形成,其域名(差点的域名)也会被接受和认可,也是网络品牌初期形成的域名要求不高,可从早期到现在形成的大站中的域名看得出。这里还有一点,早期因为搜索习惯没有形成,用com建站的居多,也是形成大家对域名后缀com的认识和认可的原因,举例说明,就当时形成的互联网几大网站来看,网易、搜狐、新浪,还有我上得多的elong和etang几乎都是com后缀。大概来说简单的域名和网站的坚持成就了早期网络品牌的形成,域名也在有意和无意中成就了其网络品牌。
二、域名与网络品牌的结合
暂且把这个时期定位在05或06年以前吧,这个时期也是在互联网第一次泡沫后再慢慢培养出来的互联网。网民和企业都慢慢认识到互联网的好处了,自然网站也慢慢多起来了,这个时期普通网民在网上还是得到了很多应用,从交流、新闻、娱乐、游戏、知识传播等各方面的网站都慢慢出来和得到网民的广泛认可。还是以我个人上网经历来说(站在普通大众网民的角度来看互联网),记得这个时候上的网站还是163.com、sina.com(这个印象不深了,还是sina.com.cn还是sina.com,只记得别人发给我的),当然还有sohu.com了,当时搜索就是用他的,只是搜索的信息需求不多,还有chinaren这个,好像这时的实体企业网站还不是很多。暂就分析这些个吧,网易163这个不用多解释,从选择域名就是非常牛的,上网早的人就用这个拔号上网的,哈哈,还记得当时那个猫咯咯的响吗?这个域名不管是从人们搜索上网习惯和输入上网方式都是方便易记的,特别迎合了早期的网民,其域名和网络品牌的形成可以说是基本完美了,提到网易普通网民自然不会用neteasy这个了,因为在其品牌推广和易记性上普通网民只会选择163和com后缀,在长期的网民应用和习惯中,形成163.com这个易记易输入的域名品牌不会输给后来者。再说到sina.com.cn和sohu.com的这个域名与网络品牌的结合,印象中记得应该是学yahoo这样音译字母的,不管其选择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但用这种音译字母打造网络品牌符合当时的国际习惯的,但不符合国内普通网民的习惯,不过当时网民也没有这个认识,无所谓,所以一直用着,也形成自己的网络域名品牌了,所谓的习惯成自然也是这么来的,提到新浪而没人想到xinlang,提到搜狐没人想到souhu。在其网站的推广的传播中大部分网民已经习惯与依赖sina.com.cn和sohu.com这种域名品牌效应了。这里插一句,这种域名选择习惯还一直延用至今,还有好多网站效仿的。Chinren这种域名选择和其产生的网络品牌在这个时期和前面的差不多,这里要说的一点就是百度的异军突起。百度的成功可以说是把baidu.com这个对应拼音域名与品牌结合的非常好的成功案例,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适当的时候收购了hao123这个大众习惯性的网络品牌,再结合自己本身的优势(优势就是这时人们越来越知道用搜索查找自己要的内容了),这样其网络品牌(包括域名品牌)与hao123形成良性循环而最终无人能敌。Sohu这个域名在迎合当时网民域名习惯上应该是不错的,如果坚持做下去,我相信没有现在的百度,当然百度的出现和他现在的广泛应用,上面已经说到了,偶然和必然再加迎合。这些没有被互联网泡沫崔跨的网站在坚持中得了网民的肯定,其网络域名品牌也在这个时期结合发展起来了。这是一种无形的结合与发展,和实体企业一样,一种产品如果得到了市场广泛认可,企业就会去注册对应商标保护,形成自己的产品品牌。互联网企业也是一样,在漫漫成长中形成其域名品牌,这种效应已经发展到部分实体企业网站上来了,有些企业认识到网站域名会成为其企业品牌组成部分,某些有品牌效应的大企业也注意到域名与其网络品牌的重要性了。也就有为神马有那么多企业去注册中文域名了(这里不谈其作用和应用性),其中原因不想而知,保护其品牌!但整个网络大环境脱离不了这个时期形成的上网习惯,就是搜索加导航,域名与其形成的域名品牌在这个时期是不会突出和得到很好发展的,只有一些有远见的企业与网站才意识到这点,所以这个时期把域名品牌做得好的企业或网站就不是很多,只有部分。
三、域名品牌的形成及优势域名品牌的好处
可以说从05或06年开始,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成倍或几何级增涨了。从这个时期直到现在,各种形式的网站层出不穷,可以说已经把所有实体上能做的都搬到网上来了,从而产生更多的互联网应用,自然网民也是几何倍的增加了,这就是应用和去应用的良性循环了。在这个时期域名也被的得到了一定认识,其中一些有眼光的人士从中发掘商机,开始贩卖域名了和屯积域名,还有一些更早看到域名应用的人手中已经屯积了大良优势域名准备等这个时期到来。但始终域名的认识得不到和网络发展同样广泛的认识和认可,并没有形成那样“全民域名”这种势头。但在那些有眼光有先机的互联网企业眼中得到了认可和认识,从一些网站收购域名的案例可以说明这点,在这个时期收购的有神马土豆、优酷、百姓、起点、佳缘、谷歌、猪八戒到最近的京东、新浪微博等等是比较多的,为啥在这个时期收,原因就只有一个,对域名及域名品牌的认识和认可提高了,这些优势域名对其网络品牌有一定作用了!
但普通网民怎么上网啊,还是用搜索啊!这时期搜索上网习惯已经开始定型了,还有上面说到的用hao123这样的导航站啊,稍懂的人直接在地址栏输入网址啊,不外乎这三种方式了,但这时期一些有优势域名的网站会在这几种上网方式中得到一定的良性循环,可以对其网络品牌的发展产生良性循环从而形成其有优势的域名品牌效应(这个效应过程可能很慢,但一定存在在那里)。在这时大行其道的电子商务网站开始大展头脚,其中阿里巴巴和其淘宝成为了最牛B的网站,其创始人马云应该是观察到这点了,大部分网民是通过搜索上网这种习惯的,而不是输入域名进入网站的,于是收购了雅虎中国去整合其电子商务。呵呵,个人观点其收购雅虎想法对,结果不好,因为中国网民已经习惯的形成了百度搜索和hao123导航这种方式上网,要是早点收购hao123再整合雅虎可能也没今天的百度了。回到说其域名alibaba和taobao的选择,绝对的优势域名选择,将域名结合其品牌来打造本身就是一种优势和趋势,就像业内人士说的一样,选择好了域名节约不少广告费,可有些企业认识到这点,但大部分企业还认识不到这点。因为在你网络品牌的成长过程中域名是伴随着成长和认识的(有点隐性,但确实存在),选择相对有优势的域名绝对有助于你网络品牌的宣传,还方便了一部分能输入域名进入网站的人,而这部分人会帮你作一定的宣传,也是广告的良性循环。在这个时期将域名和品牌一起打造的互联网企业就越来越多,上面已举了一些案例,也成就了一些有这方面优势的域名的水涨船高。在这个时期可以说是域名品牌形成的相对较好时期,新建的网站都在域名上下点功夫,原来做起来的网站为了保护其网络品牌而选择收购一些优势域名。
这里插一段,前些天和阿里的一个商友电话沟通得到的消息,其建站用对应的简拼字母而且注了对应中文域名将其保护起来(企业对域名品牌的认识提高了),还说了一点很重要的,现在好多人还是从百度搜索他的关键词,还说做淘宝的就好得多。我回了一些话,我说是这样的,百度搜索进站是网民的习惯,还有用hao123上网(hao123默认百度上网,百度的在这里形成绝对的优势循环)的也一样多,你看淘宝一直挂在hao123重要位置中就看得出其作用了,而阿里没有挂了,再者用淘宝的年轻人输入对应taobao域名进站是没问题的,他连忙说对啊,太对了,阿里没有整合搜索真是一大损失啊。这里足见淘宝taobao域名和其品牌整合得好的优势了。不能说百度、阿里巴巴、淘宝等网站的成功是完全是其域名的功劳,但其选择的对应拼音优势域名为其网络品牌锦上添花这点应该不可否认的,这种选择得非常好的域名在实际应用上方便了那些能直接输入域名进入网站的人,对其域名品牌的形成发展是一个良性互动!从现在的新浪微博作足了文章放弃t。sina.com.cn和t.cn(个人分析收t.cn是模仿微博Twitter用其开头t字,而中国人不习惯单词而且记不住,不利于其后的网络品牌推广,收购t.cn仅为好记),而选择weibo.com还收购对应的cn。和com.cn就可以看出,其是准备用优势域名品牌打造其网络品牌。用好了就会产生网民上网和品牌推广间的优良互动,且好的优势域名品牌会有助于你区别于同行甚至超过他们!
我这里只是举例说明一些相对优势域名对其域名品牌的产生和发展有相对优势,并没有说用其他差点的域名打造网络品牌不行(上面所说的那些个老牌网站一样还成功在网络上,且形成了其老资格的域名品牌),因为网站和其网络品牌的成功是多个因素的,并不是一个好的域名品牌就能成功的,但好的域名品牌优势有助于其成功!
四、域名品牌的未来发展趋势
贯穿整个国内互联网的发展来看,绝大部分网民的上网习惯是从hao123导航站和搜索慢慢培养出来的,互联网知识和认识是增涨了,可对域名的认识没有随之增涨多少,所以在很长时间内还会是这样的,也是hao123这样的导航站至今还是大部分网民的首页的原因,方便简单是大部分网民的选择。但随着互联网用户体验再次被提高和认识,我相信域名及其形成的域名品牌会在未来发挥其重要作用。域名是沟通网民与网站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现在是被上网习惯隐形蒙蔽着,当然其形成的域名品牌也同样被一定程度的蒙蔽着),也是网络品牌的重要部分。
又回到开头为神马新浪微博要把weibo.cn/com.cn/cn全高价收了而且注册对应商标,一是方便应用,二是域名品牌保护,也相信网民会对域名越来越认识和了解,所以这个前提基础必须做,更有助于他从行业内超越其他同行。也许在未来新浪微博在互联网技术应用上也会走向消亡,但其这种结合域名做品牌的方式是可以得到肯定的。网站和网络品牌的成功是多方面的,但其域名品牌会成为其整个品牌发展的重要部分乃至核心部分,特别是互联网企业其域名品牌的应用成功会是其网站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借用一句前辈的话,域名的应用只有三个层次,第一层米农用来投资,第二层是终端用来建站(主要应用),第三层是网民用来上网。这个都没错,但个人感觉未来其在终端建站上会发挥其域名品牌这个有力品牌效应以及相关的作用。
编后语:
不要说我说来说去就是说打着网络域名品牌的形成来打击一些域名品种以及表达拼音域名的优势,其实我这里只是借用举例而以来阐述了域名到域名品牌的形成过程。也许有专业的人士说我说得肤浅,而有些极端人士说我推论错误,但我相信域名品牌这个隐性品牌会淡出水面,且应用好域名品牌是个趋势,也是域名未来发展必走的道路。本文不涉及从专业的神马数字域名、拼音域名、创意域名、中文域名及后缀等各种专业域名分类角度去分析去看,涉及到的网站域名只是举例,不作软文广告之类的作用,也无从专业互联网技术的角度分析!
最新评论
聚名网,就是一个垃圾,里面什么都说公司规定,其实都是他们自己说了算,我也被他们骗过,代理商就是拉人头的。
主要他们还偷税漏税,不给开发票,今天我110转网警立案,不知道可不可以追回来我的钱。这样的公司怎么不倒闭呢?,110网警或者工商税务投诉
都是利益在作祟,可这么大的平台,你得讲职业道德啊。
HiDomains.com 你好,域名!
非常好的建议,正在学习中!
虽然是2012年的但是还是有价值
Great guide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