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 第11页
业界大佬、资深域名投资人的经验分享,理性投资域名必读。
玩米以前,我是兼职草根站长,以前是做站玩,记忆中做站最深刻的一次,一个站3500元卖给了一个老板,那老板买去没管,所有密码都没修改,见都是垃圾信息了,我跟那老板说,你现在还没用,我帮你管着吧,那老板说,送你吧。有钱人啊,立马感激涕零。上辈子欠我钱吧,送我3500块花。
后面是专门做链接买卖。那日子也滋润啊一个站最疯狂的时候,一个链接卖到100月一个月,由于百度的绿萝算法等算法的更新,备受打击,转而玩域名。真正进入域名这个行当不到一年。第一个卖掉的域名是muai点cc 后面也跟大多数新手一样,注册了20多个学费当宝。渐渐的,学会捡漏,学会估计一般的市场价值,低于这个价格大概保证能赚到多少或者是不会亏。这点做过几年站长的朋友基本上都没问题。
5月29号对方联系购买,让他出价。没收到任何offer,就像多数询价邮件一样。后来7月30号对方再次联系我,出价750刀,拒绝,让对方提高预算(域名在sedo以10K GBP的价格在标价出售,所以没给对方报价)。对方回信提价到1250,再拒,把在sedo的出售连接给他,明确告知,如果预算是1250,让它去购买别的域名。不对买家报什么希望了,提价幅度太低,觉得谈下去成交的可能很小。
2006年被mobi拖入米界,大部分米农在mobi上损失惨重,教训深刻。还好我能在mobi的投资上获利颇丰,屡次登上sedo每周交易排行榜。代表域名案例是acer.moib和ecar.mobi。总体来看我认为我6年多的域名投资不算成功,和同期入市的木星(宋阳),后期新秀累主,以及最近的新人滔滔,地瓜等人比起来,有些汗颜。
这里以baby、baobao、mama、baobei等词做一个小结。国内、国外应用比较多词的当属baby了,mama、baobao在国内应用也挺广,mama在国外也有不少应用,但比起baby就不是一个级别了。这里总结一下母婴类网站的域名,以及网站类型,都是【已建站】的,供参考。
去年刚入米市的时候,资金有限,只能玩cn。认识了几个大佬,从他们那里我知道从11年到12年精品五数字com的翻了大概8倍,而普通四数字com增值却很少。我认为com已经走了这么多年了,各种类型的米在市场上的价值已经比较成熟,很多类型的米对于cn是很有参考价值的(有些特殊例外)。所以我放弃双拼,毅然把所有的钱砸入精品的cn五六数字。事实证明,当初的选择还是正确的。
2012年10月的一天,终于通过多方查询,在某4的平价域名列表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域名,一个二位的cn杂米,标价10000元整。这个价格的确让我犹豫了几天,但是当时在所有交易域名的平台根本找不到此类域名的标价,可能这就是所谓的硬通货,米农都知道行情,而应用的人却不知道她实际价值。最终还是没有抵抗住诱惑,拿到了手。
那时候cn域名资源还是挺丰富的,毕竟刚重新开放个人注册,大家又不怎么看好。可惜的是那时我还什么都不懂,不会用软件工具,也不会找删除列表。一般都是想到什么词就上万网查查看有没有被注册,或者是对着键盘联想,从Q开始,QU、quna/quqian/quwan、...然后是W,WU、WO...,效率很低。后来觉得需要交流才有进步,于是又注册了几个论坛的账号,在论坛上发现了易名的扫米工具,开始用软件狂扫,总算是从原始社会跨入封建社会了。
我现在觉得,域名这东西可以深挖的很多,赚钱的方法很多。比如有的人低价买低价出赚点小差额,我QQ好友里就有一个人,他跟我说他一般都只收快过期的米,十几二十几块钱,然后尽早在未过期之前出售,卖个五十六十这样子,价格低容易出手,虽然赚的不多,但是如果量走起来,还是很客观的。
目前好一点的双拼基本上没有了,但是在二级市场还能收到一些不错的,这样的域名是不会亏钱的。现在三拼也开始热起来,但是离繁荣还很遥远,三拼的风险相对双拼更大,一是三拼前缀较长,而是自然三拼较少,三是三拼组合太多。投资三拼的拼音还是要控制好风险,最好选择自然三拼和有对应终端的米。
玩域名不忌多,域名多则出售的概率多。注册价拿一些,因为成本低,即使卖不出去,掉了也不可惜。可是这个多不是一味的乱注册,起码每个域名要有一定的含义。实在是很差的域名注册了也是浪费钱,批量注册一些,或者每天关注下删除列表,捡些自认为含义还不错的,注册下来.然后拿到易名的平台拍卖,赚个生活费还是不成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