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故事 第3页
讲述某些域名背后的故事,历史总有偶然和必然。
1999年初,美国硅谷,在他去幼儿园接女儿回家的路上,“搜房“这个名字跃入脑海。回家后,莫天全把十几个与搜房相关的字母组合写在纸上,给刚识字的女儿“温习”,等女儿玩了一会儿后,再把她叫过来,问她能记住哪个组合,女孩脱口而出的是搜房(soufun)。这是soufun.com域名来源的小插曲,而莫天全对这个中英文结合名字的认可,与其有多年海外生活工作的经历相关,中西合璧的域名,符合立足中国房地产市场,借助国际资本,借鉴国际互联网经验的发展规划。Sou是中文拼音,代表着互联网搜索的趋势;fun是英文,与“房”字谐音的同时,因其义为愉快、开心,也符合互联网的特性。搜房成立之初国际资本对其的认同和支持,也印证当时这个规划的前瞻性。
在15周年庆之际,搜房网全新域名fang.com公开亮相,同时搜房网“15周年征集全新LOGO”的内部邮件曝光,新LOGO将以域名Fang.com作为主体元素,而搜房网也将更名为房天下。从创意域名soufun.com,到单拼极品域名fang.com,搜房网的步子迈得很大,一下子甩开房产行业网站几条大街,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搜房网那些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2006年1月21日,我与龚根源(天使)、王森立(王列挺)、栾金奎(Jacky)、贺宝林四位域名投资人由沪飞抵北京参加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召集的域名投资人座谈会,到场的有全国域名投资人共计约20人,如蔡文胜、姚劲波 、孔德菁、郑敏杰、蒋湘浦、林赞松、徐彩俊、钟斌等人,会议中心议题是推广宣传和鼓励投资 .cn 后缀域名。次日上午的座谈会上,北京域名投资人尤晓东朗读了一份挺长的讲话稿,大意是鉴于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已将域名称呼为“玉米”,为便于宣传推广域名投资意识,建议在未来的宣传中将域名投资人统一称呼为“米农”。
在1995年以前,任何人想拥有域名的话,注册是免费的。而这一切,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给科技顾问公司“网络解决方案”颁奖之后,就一去不复返 了。
1985年这一年,全世界共注册了6个域名。按照威瑞信(Verisign)去年第三季度的报告,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2.65亿。如此巨大的变化,翻天覆地这样的词也许都不足以形容。接下来,光芒网就带领大家回顾一下域名史上那些最有影响和最有趣的历史瞬间。
域名为zhangzetian.com的网页会直接跳转到京东商城主页。随后京东方面否认绯闻内容,目前zhangzetian.com域名也显示的是对跳转事件的解释和道歉声明。经此事件,域名的故事又再次回到了我们的视线之中。
这个域名就这样静静的躺在我的账户里,直到有一天我收到了一个从上海打来的陌生电话询价,说是代朋友求购的,言语诚恳其中大致说了朋友40多岁想创业,不懂网络很不容易之类。学生创业、男朋友分手的纪念、送给老师的礼物诸如此类,都是常用求购脚本,对投资人来说客户越掩饰你当然越要引起注意。不过这招对我并没有什么效果,因为不管是谁,我的域名报价基本都是统一的,不管客户通过那个渠道来问,价格都是一样的。
互联网与“泡沫”联姻已有十多年,修饰互联网最佳的词汇大概还是泡沫,而在90年代末风云互联网的那些巨头多数已被改朝换代,不过网站域名“越老越值钱”放在当今的互联网依旧可以叱咤风云。根据外媒整理出的一份列表:
我不是一个米农,对域名的热爱,源于06年的一次冒险的创业。那时我对域名和做站没任何概念,但偏偏去做的是互联网行业。网站用什么域名?都是在一个三级域名代理商的指导下完成。
如果没有“蚂蚁xx”网站,我不会花这几十万的天价购买mayi.com域名――这就是mayi.com域名的全部故事。而这个故事里,作为创业者的我,大家可以看到,我并没有先见之明,也并没有太大的魄力;仅仅是因为环境因素变化(出来一个蚂蚁xx网站),才使得我不得不快速调整,愿意拿出天价购买mayi.com域名。想想吧,那个“蚂蚁xx”网站其实比我们有钱多了,如果他们先买了这个域名,我们蚂蚁社区还不难受死了?!
域名投资和买卖充满了故事与悬念。由几个字母组成的域名,身 价可能只是区区百元,也可能是百万元以上。其中巨大的差额,就看各人的眼光了。日前,baijiale.com(百家乐)域名被厦门一域名商出手,交易价 达6位数。而另一个具有更高价值的天猫双拼域名,去年卖给阿里巴巴只要了12万元,堪称可惜。